智通财经APP获悉,崔东树发文称,根据乘联分会整理的中国充电联盟的数据分析,2025年6月的充电基础设施的公桩总量达到417万个,6月公桩数量较上月增长9.1万个,相对去年6月增量1.8万个,增速50%。随车私桩目前有1060万个,6月较上月增长28.5万个,增速9%;6月公桩单桩月均充电1608度,较去年6月1461度增长较好。
近年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广、品种类型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按公桩的充电利用率是私桩的3倍,也就是3:1的关系,则2025年1-6月充电设施与纯电动的销量占比达到0.77,基本是1:1的关系,由于公桩安装暴增,总体车桩比的增量已经达到1:1的相对宽裕水平。
目前充电基础设施仍存在布局不够完善、结构不够合理、老旧充电桩技术落后、服务不够均衡、运营不够规范等问题亟待提升。部分低线级地区的电动车购买的反悔率有所提升。相信随着规模不断提升,调整难度小,电动车提升潜力大。
着眼未来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快速增长的趋势,需要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更新老旧交流低功率桩,增加高功率直流快充的升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购置和使用新能源汽车需要,助力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与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1、充电桩总体状态
充电基础设施为电动车提供充换电服务,是重要的交通能源融合类基础设施。
2021年的公桩数量增长34万个,随车私桩增长60万个,公桩年增量同比2020年下降18%,私桩年增量同比2020年下降32%。
2022年的公桩数量增长65万个,随车私桩增长194万个,公桩年增量同比2021年增速92%,私桩年增量同比2021年226%。
2023年的公桩数量增长93万个,公桩年增量同比2022年增速达到43%,随车私桩较2022年底增长245.7万个,私桩年增量同比2022年27%。
2024年的公桩数量增长85万个,公桩年增量同比2023年下降8%,随车私桩较2023年底增长337万个,私桩年增量同比2023年37%。
2025年6月的充电基础设施的公桩总量达到417万个,6月公桩数量较上月增长9.1万个,相对去年6月增量1.8万个,增速50%。随车私桩目前有1060万个,6月较上月增长28.5万个,增速9%;6月公桩单桩月均充电1608度,较去年6月1461度增长较好。
2、充电桩月度增长状态
2025年6月底公共充电桩数量较2024年底增加59.5万个,增速较快。2025年6月底私人充电桩数量较2024年底增加136万个,增速较快。
2025年6月底换电站数量较2024年底增加413个,近几个月增速较快。
充电桩是私人充电为主导。据调查,一般通过自有充电桩、共享充电桩以及小区或公司内的公共充电桩充电,各自占比在 22%-26%之间,总体达到75%左右。不足的受访者在小区外路边的公共充电桩等地充电,部分受访者在商场、影院等地附带的公共充电桩充电。
3、各地公共充电桩特征分析
2025年6月广东的公共充电桩数量增长11849个,充电桩份额也达到了13%,去年6月增量0.7万个,份额达到10%,今年份额有所上升。
各地公共充电站情况差异大,主要是发达城市的充电站规模较大。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的充电站的建设较好。北京的充电设施的状态有规模已经很大、增长放缓,上海也是同样情况。
国内目前公用桩的车桩比远好于欧美,但存在利用率不足的问题:第一,覆盖不全。当前高速公路还有10%的服务区未覆盖。第二,结构不合理。99%的充电设施还是快充和慢充,无法支撑下一阶段800V及以上高压超快充的发展。从微观层面:第一,运维成本高昂。哑设备占比超过30%,数字化程度低,增加了运维管理的难度和成本;第二,传统风冷设备质量差。设备寿命只有3-5年,运营商还未收回投资,就面临更换;第三,服务质量差。僵尸桩占比达10%,无法充电,加剧了用户充电焦虑。
4、充电企业特征分析
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和南方电网(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3)大型车企集团自建充电网络,包括特斯拉、蔚来、小鹏、上汽安悦、广汽能源等,其中部分车企的充电网络建设运营会外包给资产型充电运营商与第三方充电服务商。4)充电网络第三方运营商,如云快充、小桔充电(隶属于滴滴出行)、深圳汇能等,采用轻资产模式为主,聚焦庞大的充电桩长尾市场,为区域性的运营商提供Saas 服务,本质是IT 服务商。
国内充电桩运营行业存在资金、场地、电网容量和数据资源四大竞争壁垒,目前已呈现马太效应,头部企业市场集中度提升。目前的直流充电桩的发展规模较大,头部的运营商表现较强。广汽能源的充电桩6月平均充电达到6804度,每月都表现很好。蔚来的充电桩充电量达到2228度左右。特斯拉达到2872度,都表现很好。而部分老旧充电桩的充电平均仅有月均100多度,主力充电企业的月均充电在千度水平,充电电量差距几倍到几十倍的效益差距极其巨大。特斯拉各月数据保持稳定,数据很不错。
充电桩细分为直流桩和交流桩(慢充)两类。直流充电桩:体积较大,具有高电压、大功率和充电快的特点,对电网要求更高,通常建设于高速公路服务区、公交车等场所,因此数量较少,占比在20%左右。交流充电桩:相对单价较低,安装相对容易,通常为私人所有,因此数量较多、分布较广,占比超过80%。从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直流桩逐渐走向大功率的发展方向。
从国际对比看,公共的专用充电桩的效益最好,公交等固定充电需求的有序充电效果很好。公共直流充电桩数量和直流充电桩密度在全球范围内均呈增长趋势。中国在直流充电桩推广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例如,2024年中国公共网络中直流充电桩的份额超过42%。与此同时,中东在直流充电桩方面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直流充电桩份额在2022年增长了7%,达到21%以上;直流充电密度则增长了125%,达到每百公里道路1.3个直流充电桩。上述两方面的数据都将进一步快速增长。
5、充电桩的满足需求能力分析
2025年6月的纯电动乘用车国内零售66万台,新建1.3万个公桩和168.6万个私桩。纯电动乘用车的国内零售规模,公共充电桩如果与私桩看做1:1的用户服务数量对比,则2025年1-6月车桩比是1:1,充电桩是相对充足的。这里要拆分出插混充电较少的特殊性。也就是上海模式的,只烧油不充电的需求特色。
但如果细分功能看,按公桩的充电利用率是私桩的3倍,也就是3:1的关系,则2025年1-6月充电设施与纯电动的销量占比达到0.77,基本是1:1的关系,由于公桩安装暴增,总体车桩比的增量已经达到1:1的相对宽裕水平。
国家新能源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私桩慢充是发展趋势,要占到90%以上。目前私桩发展稍慢,严重影响电动车普及。
根据调查,自有充电桩用户的各项满意度均高于选择其他受访者。私用桩为车主私人享有,满足在家充电需求,通常随车配建,客户群体庞大,是基础充电设施的绝对主力。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周,A股一路上涨,上证指数全周涨1.69%,收报3696.77点;深证成指涨4.55%,创业板指涨8.58%。盘面上,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各半,非银金融以7.07%涨幅领涨,电子、电...
2025-08-17 13:31
一杯“暗藏”着非遗技艺的奶茶,在新疆和田的约特干古城成为热门饮品。在日前开幕的2025“新疆是个好地方”非遗援疆主题展上,由爷爷不泡茶带来的特色非遗展示和奶茶现场制作展区,成为展会...
2025-08-17 12:12
苏超第9轮焦点战打响 昨晚,苏州队坐镇主场 在苏州市体育中心体育场 迎战泰州队 32356名球迷在此观赛 两队经过90多分钟的激战 势均力敌 攻防拉锯终以1:1平局告...
2025-08-17 10:39
茅盾文学奖得主金宇澄用画笔重写《繁花》,完整收录了金宇澄1963年至2025年的所有绘画作品的画集《不响》今天在上海书展首发。《不响》收录的438幅绘画作品,附作者创作注释,揭示金...
2025-08-17 06:16
在行业自律与政策“反内卷”定调下,光伏设备行业周期性拐点或已显现。 随着中报季的到来,申万光伏设备70家公司中有三家率先发布2025年中报。其中,自主研发N型ABC电池的爱旭股份...
2025-08-16 17:38
8月11日上午,家住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古皂村新寨屯的考生曹雅琳领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曹雅琳自幼患有脊髓性肌萎缩症,行动不便。父亲曹光兴12年如一日背着女儿上学,这份...
2025-08-16 13:15
但要警惕上游省份来水叠加本地降水导致的灾害 记者梁怿韬,通讯员张录青、许钰文报道:根据中央气象台观测,截至8月14日20时,今年第11号台风“杨柳”减弱后的热带低压中心,已位于湖...
2025-08-16 08:21
8月15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会计监管报告》。 截至2025年4月30日,A股市场共541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其中主板3185家、创...
2025-08-16 02:21
发展提级需要什么就支持什么——南宁市加快产业集聚建设“四个一流”产业园区 8月的南宁骄阳似火,在隆安县农民工创业园,南宁市首个氧化铝项目——广西隆安和泰新材料有限公司绿色新材料产...
2025-08-15 17:44
智通财经APP获悉,香港旅发局公布,今年7月初步访港旅客数字为439万人次,按年升12%。首7月共录得约2800万访港旅客人次,按年增加12%,其中访港内地旅客占2130万人次,非...
2025-08-15 16:01
2022-10-31 18:05
2022-10-31 18:04
2022-10-31 18:03
2022-10-31 18:02
2022-10-31 18:02
2022-10-31 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