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A股市场行情逐步升温,一级市场创投机构也随之迎来久违的退出“盛宴”。
据执中ZERONE统计,2025年上半年,共有428家A股上市公司的股东进行减持,涉及1315起减持事件,对应减持交易金额近600亿元,相较于2024年上半年,减持事件数量、减持股数、减持金额均实现约翻倍增长。
进入7、8月份,减持变得愈加频繁。根据执中ZERONE统计,7月,共有270家A股上市公司发生了544起减持事件。8月以来,至8月25日,共有224家A股上市公司发生435起减持事件。从上市公司所在的板块来看,科创板减持金额最多,位列第一,其次为深交所创业板。从赛道来看,新材料、新消费赛道为新进TOP10赛道,减持金额占比分别为5%和3%。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以来,截至8月10日,国家大基金分别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共减持12家上市公司股份,减持金额达46.62亿元,平均收益回报7.38倍,平均持有时间7.62年。减持的公司中包括通富微电、赛微电子(300456.SZ)、盛科通信(688702.SH)、燕东微(688172.SH)等在内的10家芯片半导体公司。
事实上,牛市行情下,创投机构的减持退出决策充满了矛盾与博弈,而曾被热议的“减持的艺术”,也在此轮市场热度中再度成为行业焦点。以新“股王”寒武纪为例,近期有创投机构人士向记者感慨,早在寒武纪股价处于200元区间时,其所在机构便已完成全部减持清仓。如今看着这家企业的股价一路攀升至1490元,即便见证了企业成长的强劲势头,言语间仍难掩一丝惋惜。
类似的案例在创投圈并不鲜见。多位一级市场投资人都对记者坦言,解禁期到了没多久后就卖掉了公司股票,最终也错过了公司后续股价上涨带来的超额收益,多少也有点遗憾。不过,也有部分机构选择即便基金到期了,也继续持有手上部分公司的股票,甚至有的至今未卖。其间,这些公司的股价也曾一度跌至机构入股成本价,直至本轮牛市启动,股价才逐步回升,目前已较成本价实现两倍增长,为机构带来了超出预期的回报。
“卖早了就少赚,卖晚了,万一股价下跌,LP就会质疑为何不早点卖。”正如一名一级市场投资人所言,这成为不少创投机构解禁期来临时需要直面的抉择。据记者了解,为了更精准地把握减持时机、争取更高退出收益,部分投资机构甚至专门聘请二级市场专业投资人负责减持决策,希望借助其对市场节奏的判断,让所持股份卖出更理想的价格。
对一级市场投资机构来说,真的有所谓的“减持的艺术”吗?实际上,这波牛市是时隔十年之后才再次创出的新高,但对于一级市场大部分周期只有5—7年,少部分有8—10年的创投基金而言,是无法预测十年后的市场情况的。而且,即便创投基金能预期、愿意等,背后的LP也大概率不会等。
此外,从本质上来说,一级市场投资人的核心能力是企业价值判断,而非二级市场走势预测,股价波动的不确定性始终存在,若LP对市场预期向好,GP可在减持后将资金返还LP,由LP自主参与后续交易,后期盈亏与GP无关。
从这一逻辑来看,所谓“减持的艺术”,或许并非精准预判市场涨跌的“择时技巧”,而是一种高度的行业自律。它本质上是对创投行业内在规则的尊重——既不盲目追逐短期市场热度而违背基金存续期限的底线,也不忽视LP对收益兑现的合理期待。这种“自律”之下的减持决策,看似缺少“卖在高点”的惊艳,却守住了创投行业“风险与收益平衡”的核心逻辑,让退出行为回归理性与规则框架,反而更接近长期可持续的行业生存之道。
当然,从深层次的角度来看,本轮减持潮也引发行业对创投价值与退出本质的思考。事实上,上市并非企业成长的终点,尤其在硬科技、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企业上市后往往仍处于扩张与产业整合的关键阶段,借助资本市场平台进行融资、研发投入与资源整合,有望实现“二次成长”,此时若创投机构继续持有,或能获取更大回报空间。
因此,为了分享企业上市之后继续发展的红利,一级市场头部机构早有探索,采用“一级+二级”联动模式,设立私募证券投资机构,接盘自身一级市场投资的企业股份,既满足退出需求,又能分享企业上市后成长红利,同时适配LP多元资产配置需求。当然,这一模式对机构跨市场价值判断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还要同时精通企业产业逻辑与二级市场估值规律。
责编:岳亚楠
校对:苏焕文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杨洋编|李亦辉 8月28日,龙泉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6.18亿元,同比增长47.4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36.03万元,同比增长126.0...
2025-08-31 16:46
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2025年8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一、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4%,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
2025-08-31 12:52
冯秀语编|李亦辉 8月28日,瑞可达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15.25亿元,同比增长59.1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141.64%...
2025-08-31 11:09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副局长王文哲在8月30日举行的第七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上表示,广东证监局将以“严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2025-08-30 23:43
杨洋编|李亦辉 8月29日,卫光生物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5.18亿元,同比减少0.9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减少2.02%,扣除非...
2025-08-30 21:51
质量是发展的永恒主题,是城市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在2025年全国“质量月”来临之际,区市场监管局特别邀请了区内各级政府质量奖获奖组织,参与“质量开放日”活动,共同履行传播先进质量理念...
2025-08-30 20:00
30日在沪揭牌成立。中国休闲文旅领域跨学科、高规格、应用型研究平台正式启动,将为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创新动力。 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表示,研究院将立足华东...
2025-08-30 18:21
东方网记者王泳婷8月30日报道:8月29日晚,位于青浦夏阳街道的富绅商业中心灯火璀璨、人声鼎沸,“夜聚夏阳?焕新邻里”夏阳街道邻里文化节暨乐享夜经济活动在此燃情启幕。 伴随着开场...
2025-08-30 15:33
近日,阳光保险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总保费收入808.1亿元,同比增长5.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9亿元,同比增长7.8%;集团内含价值1...
2025-08-30 11:57
编者按: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5年11月在粤港澳三地举行。这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推动全民健身、促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
2025-08-30 08:39
2022-10-31 18:05
2022-10-31 18:04
2022-10-31 18:03
2022-10-31 18:02
2022-10-31 18:02
2022-10-31 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