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市政府新闻办推出“实干绘答卷接力新蓝图”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9月10日,该系列第三场发布会举办,围绕“主动服务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推动普陀高质量发展”主题,普陀区委书记胡广杰介绍了普陀区“十四五”期间建设发展成果。
东方网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普陀区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达10.8%,高于全市年均增速6.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8.8%,高于全市增速2.5个百分点。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90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40.8%;完成规上服务业营收2614亿元,比“十三五”末翻了一番;税收亿元楼总量达到38幢,较“十三五”末增加12幢,实现十亿元楼零突破;重点楼宇单位面积税收产出超过6000元/平方米,较“十三五”末翻了一番。
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激活科创“密码”
普陀区是上海连接长三角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上的重要节点,被誉为上海的“西大堂”。胡广杰介绍,普陀区坚持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引领带动“一带一心一城”重点地区发展,加强与沿线“八市”合作交流,打造沿沪宁协同创新集市,梳理形成资源、需求、合作“三张清单”。据统计,“三张清单”汇集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资源310项,技术攻关、产业联动等需求294项,跨区域合作195项。
今年7月,“沿沪宁协同创新集市”在线平台开始运行,华东电力设计院的储运控制软件等28个技术创新需求被揭榜,技术交易额实现800多万元。截至目前已组建74名技术经理人队伍,推动沿沪宁科创企业技术交流、联合攻关、当好“科技红娘”。建立“百大平台”联盟,形成1730台大型科学仪器清单,为科创企业提供实惠、专业的仪器共享服务。
胡广杰透露,面向“十五五”,普陀区将聚焦产业“一幅图”,深化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围绕重点产业图谱,打造一批“链式联盟”,如上海化工院将发挥同位素研发优势,通过建设同位素技术创新中心,联动苏州、南京、常州等城市打造产业集群,共同突破“卡脖子”瓶颈,构建自主可控的同位素技术体系与产业生态。聚焦创新“一条链”,完善“企业出题、院所解题、政府搭台”的“揭榜挂帅”机制,深化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协同创新,加强科研设施和技术服务平台共享,打造智力资源的集聚地和创新思想的策源地。聚焦要素“一张网”,以沿沪宁产业基金矩阵为切入点,引导沿沪宁城市的政府资本和产业资本在资金端与项目端共同参与,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以资本链接撬动资源链接、价值链接,推动科技、金融、人才、数据等关键生产要素在城市间高效流动。聚焦服务“一站式”,打造面向沿沪宁、服务长三角的高能级、专业化的“一站式”实体化服务中心,积极搭建技术创新对接平台、产业合作交流平台、企业出海服务平台,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赋能加油。聚焦市场“一盘棋”,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政策协同、市场准入、数据互通等方面加强合作,更好打破区域间、部门间壁垒。以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为引领,推动沪宁沿线城市活动共办、品牌共建、成果共享,联手推出更多如“沿着沪宁去旅行”“坐着高铁游中国”等特色品牌。
“十四五”发展:科创引领、城市焕新、民生提质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普陀区创新主体不断集聚,2024年,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346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94家,较“十三五”末分别增加95家、255家。打造“创新里”科创产业空间,加快建设海纳小镇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出台“1+N”人才新政,设立海外引才空间站。成立总规模50亿元的“半马苏河”科创基金。营商环境服务方面,成功创建全国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政府透明度指数连续8年位居全国县前三,完成全市首个通过“全程网办”实现“交地即交证”的建设项目,在全市首批试点长三角“虚拟政务服务窗口”。“十四五”以来,累计新增“一业一证”、“高效办成一件事”等线上服务150余项。
围绕城市更新,“十四五”以来,普陀区开展旧住房成套改造18.08万平方米,实施约217万平方米旧住房修缮。累计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2.75万套,是“十三五”期间的5倍。今年将加大改造力度,启动实施200万平方米“美丽家园”建设,推动人民群众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轨交14、15号线竣工通车,20号线开工建设,武宁路快速化改造建成通车。“十四五”以来,完成45条景观道路建设,是“十三五”期间的1.8倍。新型基础设施加速覆盖,成功创建上海首个5G精品区。
“半马苏河”品牌持续打响。苏州河21公里岸线全面贯通,建成29座苏河驿站,“半马苏河”公园建成开放。建成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普陀冰上运动中心、区职工文体活动中心等大型文体项目,以及天安千树、鸿寿坊等优质载体。建成5座苏州河游船码头,常态化水上运动试点启动。办好上海苏州河半程马拉松赛、上海苏州河城市龙舟邀请赛等精品赛事,以及上海国际MCN大会、上海国际广告节等品牌活动。
“十四五”以来,新建绿地75.5万平方米、立体绿化10.8万平方米、绿道27公里,新增城市公园9座、口袋公园12个。2024年,绿化覆盖率达到31%,比“十三五”末提高1.8个百分点。桃浦中央公园入选“美丽中国”优秀案例。
聚焦民生保障和品质生活提升,普陀区成为全市首批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引入华师大二附中、中福会托儿所等优质教育资源,拥有23家上海市新优质学校,成功申报4所特色高中,公办托幼一体园实现100%全覆盖。成立全市首家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培训中心,形成“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分中心+50个服务站”网络。“十四五”以来,建设智慧健康驿站10家,实现街镇全覆盖。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新增养老机构床位1352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达到每千人建筑面积82.73平方米,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27.5张。建成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102个。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6个、市老年友好型社区7个。
胡广杰表示,“十四五”以来,普陀区紧紧围绕“创新发展活力区、美好生活品质区”的发展目标,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城区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展望“十五五”,普陀区将进入经济动能跃升换档期、协同创新效应溢出期、城区品质迭代焕新期,将以为国担当、勇为尖兵的奋斗姿态和干字当头、奋力一跳的精神状态,努力开创普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近期,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科技创新、产业招商、项目建设三大关键领域捷报频传:从自主研发成果斩获权威认定,到国际高端项目成功落地,再到国家级装备制造项目正式开工,全方位彰显了区域产业...
2025-09-10 13:41
花丝镶嵌是一门传统的宫廷手工技艺,属“燕京八绝”之一,花丝镶嵌制作技艺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悦饰千秋天地间——花丝镶嵌首饰设计展”日前在北京太庙艺术馆揭幕,出...
2025-09-10 11:53
南宁海关9日提供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8个月,广西外贸进出口516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同)增长11.7%,较全国外贸增速快8.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061.3亿元,...
2025-09-10 09:46
继康乐卫士之后,又一家北交所公司官宣有意冲刺H股上市。 奥迪威于9月8日晚间公告,为加快海外市场拓展,打通境外融资渠道,以海外募集资金支持公司境内、境外双市场的长远、稳步发展,依...
2025-09-10 05:16
中央气象台称,今年第16号台风“塔巴”的中心,已于8日8时50分前后,在广东省台山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1级(3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78百帕。 另据广东省气象...
2025-09-09 23:51
今夏以来,江苏洪泽以“惠聚洪泽·安心乐购”品牌为引领,巧妙整合“商文体旅”资源,融合多元业态,推出苏超“第二现场”观赛热浪、阅湖湾“无尽夏日里·湖畔落日Live”音乐嘉年华、线上线...
2025-09-09 20:34
9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监管局集中批复了天津京东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四名董事的任职资格,李波、刘晓蒙、张素娟和李芳芳同时获核准成为京东消费金融的董事。这是继一周前潘朝光、李曙...
2025-09-09 17:13
2025年9月9日,隔夜shibor报1.4190,上涨6.60个基点;7天shibor报1.4670,上涨2.90个基点;14天shibor报1.5000,上涨2.90个基点;1...
2025-09-09 13:54
扫地机器人行业的增长红利并未均沾所有玩家。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前五厂商合计占据64.8%的市场份额,同比提升4.8个百分点,其中国产品牌表现亮眼,石头科技和科...
2025-09-09 09:42
随着我国卫星移动通信产业链商业化进程不断加速,将有利于形成适度竞争、良性互动的市场格局,推动卫星移动通信服务更易触达普通用户。同时,基础电信企业与卫星移动通信产业链上下游主体的协同...
2025-09-08 18:04
2022-10-31 18:05
2022-10-31 18:04
2022-10-31 18:03
2022-10-31 18:02
2022-10-31 18:02
2022-10-31 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