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技术与产品革新,第三方测评的价值更为凸显。作为“汽车测评国家队”,中汽中心日前发布了《中国汽车测评报告》,该报告由中汽中心联合行业、高校共同编写,涵盖国内外第三方测评现状及发展趋势,深度分析主被动安全、智能网联、绿色健康、商用车、消费者调研相关领域,为行业及消费者带来了专业而全面的第三方新车测评研究成果。
绿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国汽车节能降碳任重道远。那么,如何精准衡量汽车产业节能降碳的成果?中国汽车产品的总体碳排放水平如何?《中国汽车测评报告》进行了专业的解读。
专业机构发力,让汽车碳管理有“迹”可依
汽车具有产业链条长、生产要素多、技术更新快等特点,汽车在全生命周期内碳排放的跟踪,亟须大量的经验和数据累积。
作为“汽车测评国家队”,中汽中心早在2012年就筹备搭建汽车节能环保性能评价体系,从最初的C-ECAP、EV-TEST(电动汽车测评)、CCRT(中国汽车消费者研究与评价规程)到如今的C-GCAP(中国绿色汽车评价规程),中汽中心顺应行业发展趋势逐步完善的绿色测评体系,助力汽车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具体到碳足迹的核算方法,参考产品类碳足迹的核算思想,2024版C-GCAP在汽车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指标的设定上,将核算对象设定为传统能源车(汽油车、柴油车和常规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含增程式)和纯电动汽车,进一步提高了区分度和参考性。车型碳足迹的核算结果为材料生产、整车生产、使用阶段的碳排放量之和,除以生命周期行驶里程(15万公里)的比值,单位是gCO2e/km。
汽车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边界
其系统边界设定为材料生产、整车生产和使用阶段,具体来说:材料生产阶段包括汽车部件材料、轮胎材料、铅酸蓄电池材料、锂离子动力蓄电池材料、液体材料的获取和回收过程的碳排放;整车生产阶段包括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和动力站房等工序的碳排放;车辆使用阶段包括燃料生产、燃料使用过程的碳排放,以及轮胎更换、铅酸蓄电池更换和液体更换及制冷剂逸散的碳排放。其中,使用阶段中燃料消耗量采用C-GCAP能效板块的正式测评结果。
权威数据显示,中国汽车产品降碳成效显著
从2016年到2024年,中汽测评开展的汽车绿色性能测评累计发布181款车型结果,其中包含燃油车120款,纯电动车61款。数据表明,自2018年起,全行业燃油车油耗逐年下降,2024年较2018年综合油耗下降约16.3%,能效提升效果明显;自2017年起,纯电动汽车常温电耗呈逐年下降趋势,2024年较2017年常温电耗平均降低22.2%;与此同时,C-GCAP测评车型低碳成绩逐年向好,五星比例逐年提升。
《中国汽车测评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5日,中国汽车产业链碳公示平台已公示 87 家乘用车企业 8300 余款乘用车碳足迹数据。从数据来看,车型碳足迹均值逐年降低,从2021款的270.35gCO2e/km下降到2024款的258.57gCO2e/km,下降约4.4%。自主品牌车型碳足迹水平提升,优于瑞典、德系、美系和英系、韩系、日系等车型,仅次于法系车型, 中国汽车产品已逐步具备“碳优势”。纯电动车碳足迹优势明显,在五种不同燃料类型的车型中碳排放值最低。
不同系别车型碳足迹均值
报告还指出,车型碳排放向供应链转移,产业链与供应链减碳战略重要性提升。不同燃料类型车型的生命周期碳排放占比差异明显,汽油车和柴油车碳排放主要来自燃料周期,占比分别高达 73. 1%和 72. 7%,纯电动车燃料周期碳排放占比 46. 9%,车辆周期碳排放占比为53.1%。随着车型电动化程度的增加,车辆周期占比逐渐增大,而燃料周期占比则逐渐减小。
趋势前瞻:汽车碳排放评价将向纵深拓展
中汽中心专家表示,C-GCAP将继续依托中汽中心在汽车减排降碳领域积累的研究和创新优势,进一步优化车型碳排放评价,还规划了低碳材料应用、动力电池可持续性、汽车产品供应链尽职调查等方面的内容,逐步从单纯的整车产品评价向汽车供应链、企业降碳措施有效性等方向转变,更加关注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维度,客观评价企业的可持续行为。
比如,低碳材料应用评价企业在低碳设计、低碳选材、减碳效果评估等行为;动力电池可持续评价企业在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动力电池碳足迹、再生材料使用等指标方面的工作;汽车产品供应链尽职调查则主要考查企业对可持续供应链的治理措施与方案。
碳足迹评价不仅是车企应对竞争和政策的必选项,更是推动全产业链绿色转型、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核心工具。对消费者而言,它提供了透明化的环保选择依据,推动形成“政策-产业-市场-用户”的良性循环。随着全球碳博弈加剧,碳足迹管理将成为汽车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未来,中汽中心将以持续打造适应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的测评标准体系,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月23日,全球汽车巅峰盛会——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璀璨启幕!作为领先的智能底盘系统方案商,利氪科技携最新智能底盘闪耀亮相2.2H馆,以quot;让底盘思考,让智驾进化quot;...
2025-04-24 21:45
2025年4月23日至5月2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启幕。作为车载智能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军企业,移远通信以“全域智能驭见未来”为主题,携丰富的车载解决方...
2025-04-24 20:12
4月23日,安徽天康集团第四届科技和人才大会暨品牌战略发布会在天康疗养中心隆重举行。广东省机器人协会副会长、深圳卡伊瓦机器人公司创始人、安徽天康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张其峰,清...
2025-04-24 19:11
中国上海,2025年4月24日——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商ROHM今日宣布,推出4in1及6in1结构的SiC塑封型模块“HSDIP20”。该系列产品非常适用于xEV(电动汽车)车载充...
2025-04-24 18:28
2025开年至今,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加剧,行业价格战硝烟未散、自主品牌智驾战略竞相登场、央企重组浪潮涌动......这一系列行业重磅事件,无不昭示着燃油与新能源、自主与合资两大阵营...
2025-04-24 16:01
在汽车行业深度变革的当下,出行科技公司、全球第三大汽车部件供应商麦格纳积极推动未来出行技术的演进,致力于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在4月23日开幕的2025上海车展上,麦格纳携诸多前...
2025-04-24 14:19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车展盛大启幕。广汽传祺携旗下向往车系最新旗舰车型隆重亮相,多款车型联袂展出。广汽传祺、华为乾崑、宁德时代“黄金三角”深度合作,构建起充满创新与活力的产业生...
2025-04-24 11:08
4月23日,2025上海车展首日,本田全新纯电动品牌“烨”的第二弹车型“GT”进行了全球首秀。新车作为本田品牌全新纯电车,将本田的运动基因与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在去年北京车展上,本...
2025-04-24 04:50
4月23日,艾博连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加入奇瑞芜湖雄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LIONAI联合实验室,并正式签署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艾博连科技CEO周恩泽与奇瑞雄狮科技AI中心负责人丁雪毅共同...
2025-04-24 03:03
4月23日,“宝骏享境,智享新境”宝骏享境上市发布会在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顺利举行。会上,宝骏汽车首款“智能超舒适旗舰家轿”宝骏享境正式上市,共推出四款配置,上市当日起,购车享置...
2025-04-24 00:56
2022-10-31 18:05
2022-10-31 18:04
2022-10-31 18:03
2022-10-31 18:02
2022-10-31 18:02
2022-10-31 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