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车网 > 热点 >

佑驾创新:以人为本的座舱智能-通过AI交互构建信任与安全

来源:盖世汽车 时间:2025-09-18 13:15   阅读量:14851   

2025年9月11日,在欧亚汽车创新论坛上,深圳佑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一泓指出,当前智能座舱存在功能碎片化、设计理念局限、缺乏情感理解等痛点。大语言模型成为转折点,其具备多模态融合、主动挖掘需求、支持个性化定制、实现场景化理解与服务、持续进化等优势,基于此佑驾创新推出新一代座舱大模型智能管家BamBam。

佑驾创新对车载大模型定位为“更贴近人类的交互伙伴”,采取“大模型与小模型协同”策略,让座舱AI跳出工具属性,成为会观察、思考、陪伴的智能管家。座舱AI的未来,不是更复杂的功能,而是更懂人的智能,BamBam以用户为核心,带来更值得信赖、更安全、更懂你的沉浸式座舱体验。

杨一泓|深圳佑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以下为演讲内容整理:

深圳佑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目前员工规模已超过600人。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在北京、上海等地设有分支机构。自2018年起,我们开始推进商业化进程;2019年,作为业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座舱相关核心业务板块独立运营,形成了更具专业性的业务架构。当前我们的核心技术以全栈自研为根基,硬件软件协同落地,覆盖从辅助驾驶到高阶智驾,再到舱内的全场景需求。

作为国内车载智能领域的供应商,在大规模技术落地应用后,我们发现当前智能座舱存在一些普遍痛点。

首先,现有AI功能多为单点设计,虽然概念丰富,但实际体验却因功能碎片化而变得复杂。例如当车内有多人乘坐时,用户往往难以在充满信息的触控菜单中快速找到所需功能,操作流程反而比物理按键更繁琐。

第二,由于汽车行业开发周期限制,许多功能在量产前就已确定,这导致功能可用性更多取决于设计理念而非技术成熟度。比如曾有客户要求研发吸烟检测功能,一旦检测到吸烟就自动降下车窗。这个设计初看合理,但当用户在雨天驾驶时,就会感到这一功能的局限性。

第三,当前AI技术虽能输出大量信息,但却缺乏对人类情感的真实理解。这正是边缘计算日益重要的原因——,要提升车载体验,必须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服务。我们认为AI技术需要从感知智能进化到认知智能,不仅要检测物体和行为,更要理解情绪、分析习惯并提供适时服务。

大语言模型的出现正是转折点。相比小模型,大模型具备诸多优势。一是大模型具备多模态融合能力,能让感知与理解更精准。通过整合视觉、语音、车辆状态等多维度数据,大模型可以更全面地掌握驾驶员与乘客的行为逻辑,进而提升场景理解能力,更准确地捕捉用户的潜在需求,分析复杂场景下的用户意图。

其次,大模型能主动挖掘用户需求。很多时候,用户自己也不清楚AI能为他们带来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真实需求是什么,而大模型可以通过分析多场景下的车辆数据,主动发现并挖掘这些潜在需求。

第三,大模型支持个性化服务定制。以“吸烟行为检测”这一功能为例,大模型具备动态调整执行逻辑的能力,如果产品经理最初设定的逻辑是“检测到吸烟就自动降窗”,而用户反馈“不喜欢这个功能,不要再触发”,那么下一次系统就能理解用户意图,调整执行方式——这正是我们期望的未来座舱体验。

第四,大模型能实现场景化理解与服务。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我们不希望“单点功能”让整体体验变得碎片化、复杂化。我们理想中的服务是“隐形的”,系统在后台默默理解需求,无需用户过多操作就能提供支持,而大模型恰好能实现这一点。

此外,大模型具备持续进化的能力。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大模型能不断学习、优化,为未来更智能的座舱体验奠定基础。基于此,我们推出了新一代座舱大模型智能管家BamBam。

我们对车载大模型的定位是“更贴近人类的交互伙伴”,它能观察场景、理解边界,既具备情感计算能力和“读懂情绪”的EQ,又能通过沟通明确需求并执行动作。不过,我们并不认为要完全替代小模型,小模型在特定场景如单一功能快速响应、特定领域精准计算中仍有优势。因此,我们的策略是“大模型与小模型协同”,结合两者优势实现最优性能,同时更注重突出系统的“情感化交互能力”。

我们希望车载大模型能具备更高的推荐精准度,理解每个用户的独特性,为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建议;同时,我们坚持端侧部署,并结合大模型的持续学习能力。这样做有三个核心优势,一是能更好地保护用户隐私;二是能减少对网络连接的依赖,避免因等待网络响应而延迟服务;三是能在端侧记录用户的使用习惯与偏好,让每一辆车都能适配用户,形成独一无二的座舱体验。

同时,我们也尊重用户的个人喜好。一方面,我们会基于单个用户的使用数据挖掘习惯、提供专属服务;另一方面,我们也会结合多用户的共性需求,为企业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行业解决方案。

发表的《以人为本的座舱智能:通过AI交互构建信任与安全》主题演讲。)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风河与现代摩比斯合作推进软件定义汽车开发

    盖世汽车讯9月16日,安波福旗下智能边缘软件提供商风河公司(WindRiver)宣布与现代摩比斯(HyundaiMobis)合作打造的软件定义汽车(SDV)集成软件开发环境——Mo...

    2025-09-18 12:03

  • 北京理工大学开发出运动补偿技术为动态场景提供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北京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运动补偿方法,使单像素成像技术能够捕捉复杂动态场景的清晰图像。该新方法通过提升移动目标成像清晰度并改善监控图像质量,有望拓展这...

    2025-09-18 10:57

  • 博泰车联网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登陆港股市场

    9月14日,博泰车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泰”)正式通过港交所聆讯并挂网。在汽车智能化的高增长赛道上,博泰已建立起稳固的行业领先地位。在高端市场上优势尤为显著,截至202...

    2025-09-18 09:45

  • 共筑产业可持续新生态?泰达汽车产业迎来高质量

    金秋九月,2025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如约而至。作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之一,迈入第21届的泰达汽车论坛持续深化集智聚识,深挖产业动能,其行业影响力与日俱增,并同步见...

    2025-09-18 08:30

  • 外媒:福特将在德国科隆工厂裁员1000人

    据法新社报道,福特将在德国科隆工厂裁员1000人。 报道称,美国汽车巨头福特当地时间16日表示,由于欧洲对电动汽车的需求疲软,公司将在其位于德国科隆的工厂裁员多达1000人,“从...

    2025-09-18 07:12

  • 日产汽车关闭或缩小设计工作室规模,以提升产品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日产汽车正关闭两家全球设计工作室,并缩减日本及英国伦敦设计部门的职能。当前日产汽车的处境艰难,在行业环境愈发严峻的背景下,该公司正通过改革产品开发体系以实现精...

    2025-09-18 05:51

  • 孚能科技:年底小批量交付第一代硫化物全固态电

    孚能科技近日披露信息显示,该公司正全力推进全固态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进程,目前已从实验室阶段进入中试生产交付环节。根据计划,公司预计于今年年底完成0.2GW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线的...

    2025-09-18 04:37

  • 广汽集团计划到2027年将欧洲销量提升17倍

    盖世汽车讯广汽集团计划在未来两年将其在欧洲的电动汽车销量提高17倍,至每年5万辆,成为又一家通过激进扩张策略挑战欧洲传统车企的中国品牌。 广汽集团的入局,将加剧欧洲市场本就激烈的...

    2025-09-18 03:18

  • 中科创达携手理想汽车,共筑星环OS开源生态

    9月16日,理想汽车星环OS首次技术指导委员会会议在理想汽车北京研发总部召开。中科创达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操作系统及端侧智能产品和技术提供商受邀参加,并由其智能汽车事业群副总裁徐东超...

    2025-09-18 01:13

  • 奥迪E5Sportback上市23.59万起

    豪华电动品牌AUDI首款战略车型——奥迪E5Sportback正式上市,全系推出先锋型、先锋plus型、先锋quattro型和旗舰quattro型共4款配置车型,臻享价23.59万...

    2025-09-17 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