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销规模的稳步增长到能源结构的加速迭代,汽车行业正迎来结构性变革的关键期。然而,与行业规模扩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盈利水平持续承压的困境——汽车行业利润率不仅低于下游工业企业平均水平,更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规模增长但利润收缩,8月利润率创同期新低
整体来看,汽车行业呈现出鲜明的 “规模增长、利润收缩” 特征。
在汽车置换更新补贴等政策拉动下,2025 年汽车市场保持了稳健的扩张节奏。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分享的数据显示,2025年1-8月全国汽车生产总量达到2083万台,较去年同期增长11%,产销规模的扩大直接带动行业收入稳步提升,1-8月,汽车行业收入达到6804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8%。
与规模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行业盈利压力正持续凸显。1-8月汽车行业利润总额为3035亿元,同比下降0.3%,行业利润率为4.5%,相对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6%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利润率仍属于偏低水平。
回顾近几年,汽车行业利润率整体呈现持续下滑态势。乘联分会数据显示,2021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为6.1%,2022年降至5.7%,2023年进一步下探至5%,2024年汽车行业销售利润率仅为4.3%,较历史正常水平大幅下降,成为行业盈利压力的集中体现。
尽管2025年1-8月4.5%的行业利润率好于2024年,但仍处历史次低位。且值得警惕的是,2025年8月单月行业盈利状况进一步恶化。数据显示,8月汽车行业收入达到8856亿元,同比增7.5%,而利润仅298亿元,同比下滑10%,汽车行业利润率为3.4%,环比7月下降明显,相较去年8月的3.6%仍有下降,处于历年同期的利润历史低点。
崔东树指出,由于汽车行业产销基本持平、差距较小,可借用国家统计局产量数据测算单车经济指标。由此测算,1-8月汽车行业产业链的总体单车收入32.7万元,产业链单车利润1.5万元。
结合各车企近期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来看,汽车行业盈利压力还呈现出明显的企业分化特征。据盖世汽车整理的17 家上市车企财报显示,上半年有车企大赚超百亿,有车企则严重亏损。
多重压力叠加,行业盈利陷入结构性困局
汽车行业利润率的持续下滑并非单一因素导致,而是成本刚性约束、市场竞争内卷、产业链分配失衡与宏观环境变化等多重压力交织作用的结果,形成了难以短期突破的结构性困局。
成本端的“双向挤压”构成了盈利下滑的基础诱因。在原材料领域,尽管大宗商品价格低位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中下游行业的原料成本压力,但汽车产业链的核心部件成本压力并未得到有效缓解。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成本的电池,其利润分配格局长期向上游倾斜,多数整车企业不具备电池生产能力,即便上游碳酸锂价格出现阶段性回落,成本红利也难以有效传导至整车环节,反而被电池生产企业截留。
数据显示,2025年1-8月,汽车行业成本总额增至59889亿元,同比增速达8.2%,超过收入增速。行业成本增速超过收入增速的差异,正是这种成本传导不畅的直接体现。同时,人工、研发、物流等刚性成本的持续上涨,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缓冲空间,形成“上游成本难降、下游成本难控”的双向挤压态势。
市场竞争激烈成为利润率下滑的核心推手。自2023年以来,汽车行业的价格战已从新能源领域全面蔓延至燃油车市场,形成全品类、全价位的竞争红海。尽管2025年随着国家反内卷工作持续推进,价格战激烈程度已有多减弱,且对改善行业利润的促进效果已有所体现,但仍有待持续调整。
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的“双重影响”进一步制约了盈利改善空间。从宏观层面看,PPI下行导致汽车产品定价面临压力,企业难以通过提价转移成本压力。从政策层面看,尽管新能源汽车补贴、置换更新等政策有效拉动了销量,但政策退坡预期下的企业抢装行为加剧了短期竞争压力,而“反内卷”政策虽已在钢铁等上游行业显现效果,但在汽车终端市场的传导仍需时间。此外,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凸显,燃油车盈利下滑未能被新能源汽车的增长完全对冲,“油电转型”过程中的阵痛期仍在持续。
展望未来,汽车行业利润率的改善仍面临诸多挑战。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持续提升虽为行业带来长期机遇,但短期“以价换量”的竞争惯性难以快速扭转;上游成本压力的缓解需要产业链协同发力,而利润分配格局的重构更是一个长期过程。
崔东树直言,结合前几年的利润率下行趋势看,近期汽车行业利润下滑幅度仍较大,由于政策加持下的新能源价格优势明显,主流车企盈利压力仍将急剧增大。
不过,随着国家“反内卷”工作的深入推进、油电同权等政策的落地实施,以及企业在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上的持续努力,行业仍有望逐步摆脱“规模虚胖”与“利润微薄”的困境,实现利润率的稳步回升。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福特汽车公司已向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为一项可能用于未来福特汽车的车辆安全系统申请了专利,该安全系统可以判断车辆内部是否遭到破坏。该专利于2024年3月...
2025-09-28 14:13
9月27日,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正式宣布,印度市场首批特斯拉ModelY车型已完成交付。此举标志着特斯拉这一全球电动汽车巨头在经过长期筹备后,终于全面进入印度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 ...
2025-09-28 13:13
一个月推一款新产品的岚图汽车,迎来了最重磅时刻。 因为又一款带华为满血智驾,具备高速L3能力的国产车,来了! 9月26日,岚图汽车旗下第三款SUV,同时也是品牌首款大型SUV的...
2025-09-28 12:30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小客车免费通行全国收费公路。 按照有关规定,免费通行时段从节假日第一天,即10月1日0时开始,到节假日最后一天,即10月8日24时结束,...
2025-09-28 10:45
中国车市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沸腾。仅过去一个月,超过20款新车扎堆上市,整个9月预计有35款以上新车涌入。 正如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所言:产品是战略,营销是战术,人才是核武器。抓...
2025-09-28 09:19
米其林沈阳工厂迎来成立30周年庆典。作为米其林在华首家工厂,它不仅见证了米其林深耕中国三十六年的发展历程,也成为推动高端轮胎制造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示范标杆。从1995年落地至今,沈...
2025-09-28 08:14
9月24日,全球物流巨头DHL与上汽大通达成深化合作,新增500台上汽大通MAXUSeDELIVER3纯电物流车订单。此次续购距今年7月300台EV30启运欧洲仅两月,标志着上汽大...
2025-09-28 06:49
近日,宝马宣布推出第三代氢燃料电池系统,当前已启动首批原型产品的试制。第三代氢燃料电池系统将于2028年量产,并率先搭载于全新一代BMWX5。这是宝马秉持技术开放战略,多路径并进满...
2025-09-28 04:28
9月23日,一汽-大众在长春基地举行首批出口车辆下线仪式,554辆迈腾、速腾将于9月28日从上海港发出,11月份在中东上市。长春市委副书记、市长顾刚,中国一汽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刘亦...
2025-09-28 03:40
“磁悬浮豪华电七座SUV”捷途X70L以越级实力耀世登场,再度树立中国家用SUV价值新标杆。新车共推出5款配置车型,超级置换抢购价9.99万元起,同步推出5项上市权益,以全方位礼遇...
2025-09-28 02:40
2022-10-31 18:05
2022-10-31 18:04
2022-10-31 18:03
2022-10-31 18:02
2022-10-31 18:02
2022-10-31 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