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车网 > 热点 >

极星困境,不限于中国区

来源:盖世汽车 时间:2025-10-15 06:40   阅读量:14225   

10月,极星汽车关闭了位于上海前滩L+Plaza的直营门店。这是其在中国的最后一家直营店。至此,这个一度被视为“车圈富二代”的北欧电动车品牌,基本告别了在中国市场的实体渠道。

尽管极星中国在回应中强调“业务正常运转”,但现实是,从北京、广州到杭州再到上海等城市,极星门店已陆续撤离,线上成为其在中国销售的最后阵地。

这一转变,不仅是极星在华战略收缩的缩影,也折射出其自2017年成立以来,始终未能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新能源市场站稳脚跟的尴尬现实。

极星,败走中国

极星可谓“含着金钥匙出生”。2017年,由沃尔沃与吉利联合打造,定位高性能电动品牌,总部设在瑞典哥德堡。

彼时,新能源汽车市场方兴未艾,特斯拉正在全球掀起电动化浪潮,传统车企纷纷布局电动化转型。在中国市场,蔚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也才刚起步。最初,极星的出现被视为传统汽车巨头应对电动化趋势的代表之一——它既有沃尔沃的技术积淀和品牌背书,又能依托吉利的产业链优势和制造能力,还拥有独立品牌运作的灵活性。

2019年,极星发布首款纯电车型极星2,并在成都建立生产基地。同年10月,全球首家极星空间在北京侨福芳草地开业。这年,极星开启中国市场征程。然而,起步虽高,极星却未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胜势。

极星汽车2025年1-8月销量

2025年上半年,极星在中国市场销量较为惨淡。中国区员工也从320人裁至年初的80余人,业务几近停摆。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显示,极星1-8月销量为3.1万辆,同比增长11.1%,主要以出口为主。

回溯至2023年,极星全球销量为5.46万辆,未能完成6万辆的目标;其中中国市场销量仅约1100辆,与其产能规模形成巨大反差。可以说,极星在中国市场“起了大早,赶了晚集”。

其困境背后,战略摇摆、资源分散与持续的运营收缩是主因。一方面,极星虽由吉利与沃尔沃共同支持,但总部始终位于瑞典,战略重心长期偏向欧洲及海外市场。在产品定价上,极星也反复横跳——从145万元的极星1,到29.98万元的极星2,再到近80万元的极星3,再到又回归30万元级别的极星4,价格区间跨度极大,导致品牌认知模糊,消费者难以建立清晰定位。现在售车型只剩下2、3、4三款产品。

另一方面,运营层面的收缩更为明显。2024年,市场传出极星科技计划进一步裁员并调整生产的消息。

尽管官方回应称部分信息“不属实”,并确认正筹备整合多项职能的南京新总部,但同时也承认,因总部迁移涉及“组织架构调整”及“相关人员变动”,且成都工厂的关停与生产转移至重庆等举措,实为“此前企业布局规划调整的一部分”。

加之,吉利与沃尔沃各自拥有完整的电动化布局,如吉利旗下有极氪、领克、银河系列等,沃尔沃也推出XC系列、E系列等电动车型,资源并未集中向极星倾斜。在中国区8年内更换7位CEO,决策权高度集中于瑞典总部的管理结构下,极星既未形成差异化优势,也未建立起稳定的渠道与用户信任。

在竞争白热化的中国新能源市场中,极星一系列运营改革能否重振销量,至今仍需画上一个问号。

全球市场,也不乐观

不惟中国市场,极星在全球的表现同样难言乐观。尽管2025年上半年其在全球市场销量同比增长51%,但规模仅3万辆,较两年前变化不大。放在全球电动车格局中看,这一成绩仍显乏力。

与头部品牌相比,极星的销量规模相形见绌。特斯拉年销早已突破百万,比亚迪更是凭借全产业链与多价格带产品实现全球领先。即便是同为吉利旗下的领克,在欧洲也凭借订阅制等模式打开市场,出口销量持续上涨。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全球销量在70万辆规模,比亚迪更是突破200万辆。聚焦于中国市场的“蔚小理”等,上半年销量也都在10万辆以上。

反观极星,2024年全球累计销量不到5万辆,且长期处于亏损状态。2020至2024年间累计亏损达51亿美元,2024年单年亏损20亿美元,相当于每卖一辆车亏4.5万美元。今年上半年,极星净亏损从去年同期的5.44亿美元增至11.93亿美元。

资本市场同样反映出对其信心的流失。极星于2022年登陆纳斯达克,市值一度冲高至280亿美元,但两年后已跌去超90%,仅剩约19亿美元,股价长期在1美元退市边缘徘徊。截至2024年底,其净资产为-33.29亿美元,负债率高达182%,财务状况严峻。

为应对困境,极星已采取多项措施,包括裁员、收缩中国业务、寻求融资等。2025年6月,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通过PSD Investment注资2亿美元“续命”。但同时,沃尔沃大幅减持,持股比例从18%降至16%。

可见对极星,吉利控股尚保持支持态度。吉利控股集团副董事长李东辉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吉利控股集团将继续支持极星的发展和战略实施,包括与极星合作,以获得额外的股权和债务融资。”

极星试图转向“线上”的轻资产模式,并将战略重心转向利润更丰厚的欧洲市场。

极星今年初更新后的商业计划是,未来三年汽车销量的复合增长率或将在30%至50%之间,2025年调整后的核心利润或将为正值。但新任首席执行官也曾表示,极星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盈利,并推迟了向更多国家扩张的计划。

然而,这些举措能否奏效仍存疑问。有分析指出,极星若不能放下“豪华”身段、推出更具性价比的车型,并聚焦于仍有增长潜力的欧洲市场,其全球之路仍将充满挑战。

从高调出世到收缩退守,极星的经历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残酷性的缩影。其在中国市场的惨淡经营,不仅是战略摇摆与资源分散的结果,也揭示出全球化品牌在本地化落地时的艰难平衡。眼下,极星将希望寄托于欧洲基本盘与轻资产转型,但在电动车行业淘汰赛加剧的今天,留给它的时间已然不多。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未来福特汽车或将利用磁铁固定车门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福特汽车公司已向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为其带有多用途磁性组件的车门申请了专利,该专利或将用于未来的福特汽车。该专利于2024年4月3日提交,并于2025...

    2025-10-15 05:40

  • 传奇回归雷诺全新TwingoE-Tech纯电

    雷诺传奇车型Twingo即将迎来全新篇章。这款承载着品牌深厚底蕴与前瞻视野的全新力作,将于法国时间11月6日向全球公众首次展示其非凡风采。敬请期待这一融合经典设计与创新科技的标志性...

    2025-10-15 04:32

  • 德昌电机:电动化驱动电机热管理创新,助力主机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转型,热管理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正成为主机厂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的关键。高效的热管理解决方案不仅直接影响到车辆的续航里程、安全性能和用户...

    2025-10-15 03:34

  • 需求疲软叠加中国车企冲击,欧洲或将关闭8家汽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咨询公司艾睿铂近日表示,受汽车需求疲软、比亚迪等中国新竞争对手冲击的影响,欧洲汽车行业正经历艰难的格局重塑,本土车企或被迫关停多达8家工厂。 该咨询机构指出...

    2025-10-15 01:18

  • 重庆,凭什么登上智能网联汽车“新王座”?

    两江交汇处,西南工业重镇由此诞生。 这座以“山城”闻名的重庆,正以一场深刻的自我革新,重塑其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中的角色。 早在2013年,重庆便明确提出打造“中国底特律”的愿景...

    2025-10-14 08:19

  • “沙漠之王”再加冕全新坦克500Hi4-Z阿

    2025年9月30日至10月3日,内蒙古阿拉善盟左旗的梦想沙漠公园,坦克品牌与全球坦克手的阿拉善英雄会之约圆满落幕。本届阿拉善英雄会中,坦克品牌无疑是金色沙海中最耀眼的主角:超过1...

    2025-10-14 07:13

  • 宝马集团前三个季度全球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2.

    盖世汽车讯10月7日,宝马集团公布,今年前9个月,旗下宝马、MINI及劳斯莱斯品牌车型的全球交付量约为180万辆,同比增长2.4%;同期,宝马集团电气化车型的全球交付量达470,3...

    2025-10-14 05:48

  • 斯堪尼亚推出高地板电池电动平台打造首批零排放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斯堪尼亚在欧洲客车世界展览会(BusworldEurope)上发布其全新高地板纯电动公交车和客车平台,向新细分市场的电气化迈出了重要一步。全新纯电动平台的推出...

    2025-10-14 04:31

  • 小鹏X9在中国香港获得9月及第三季度豪华MP

    10月13日,该时期测获悉,小鹏汽车方面表示,小鹏X9在中国香港获得9月及第三季度豪华MPV销量冠军,再一次超越了埃尔法。 今年6月,小鹏X9登顶香港MPV市场,单月销量达215...

    2025-10-14 03:25

  • 欧洲首发!苏州金龙纯电新V系客车亮相比利时世

    2025年10月4日,两年一度的世界客车博览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隆重开幕。作为中国客车品牌的标杆企业,苏州金龙海格客车再度参加这一全球客车行业顶级盛会,面向欧洲市场首发三款纯电新V系...

    2025-10-14 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