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车网 > 头条 >

第三代半导体的“隐形短板”,正在被中国厂商补齐

来源:证券之星 时间:2025-10-24 11:06   阅读量:11981   

过去几年,第三代半导体在全球范围掀起新一轮结构性增长浪潮。无论是电动车800V高压平台的加速普及,还是AI服务器、光伏储能、高速充电等新兴市场的迅猛扩张,SiC与GaN功率器件几乎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抓手。根据TrendForce和Yole的预测,2025年至2030年,SiC与GaN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分别保持在30%和40%以上,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亿美元。

但就在产业链上游晶圆、外延、封装等环节竞相突破时,一个“隐形短板”正逐渐浮出水面——隔离技术。它并不直接决定器件性能,却在系统安全与效率上起到关键作用。

然而,这一技术短板长期被国外巨头把持。根据统计,全球隔离芯片市场年产值超过 400 亿元,国产化率却长期不足20%。在本土新能源、光储市场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这一“隐形短板”不仅是技术瓶颈,更是供应链安全和成本控制的关键命门。

高压、高频时代的系统重构

过去五年,全球功率半导体产业经历了从“材料突破”到“系统重构”的转变。无论是新能源汽车的高压化、数据中心的高功率密度化,还是消费电子的高能效化,都在推动功率器件迈向更高电压、更高频率、更高效率的时代。

  • 新能源汽车:800V平台正加速普及,三年内主流高端车型将向1200V、1500V 甚至 1900V 平台演进。目前比亚迪兆瓦闪充、特斯拉新一代平台、保时捷高压架构等,均在推动SiC MOSFET的系统性升级。

  • 数据中心与 AI 服务器:在 AI 模型参数规模与功耗持续攀升的今天,算力中心正迎来一场“电力架构”的根本性革新。包括英伟达、Meta、OCP 等在内的巨头正在推动新供电架构。

当前大多数数据中心仍以415V交流供电为主,英伟达近日已经宣布下一代超大规模 AI 工厂将采用800 V直流供电,这一改变将AI训练区块原来可支持约 4,608个GPU提升至扩展至6,912个 GPU。在大规模 AI 模型的训练中,功率密度已成为新的系统瓶颈。800VDC标准正在被主流 AI 数据中心广泛采用,采用高压直流供电后,势必将引发1000V甚至更高的 SiC 器件需求。

下一代 AI 工厂的能源底座革命:从 415VAC 到 800VDC

  • 快充与消费电子:GaN 技术快速渗透,从 650V 向 1000–1200V 跨越,以支持更高功率密度和更紧凑的外形设计。

在这些趋势背后,电压平台持续抬升、系统开关频率不断提高、功率密度快速攀升,都在让电源系统面临新的设计压力。对整机厂而言,这不仅是性能挑战,更是安全与可靠性的再定义。

而在这个“安全与可靠性再定义”的过程中,高压与高频对系统带来的瞬态、EMI和爬电距离等一系列挑战,使得隔离技术的重要性被空前放大。

当功率半导体冲上千伏,

隔离成了新的竞争焦点

随着产业进入“高压+高频”的新周期,隔离技术不再只是“满足法规要求的电气安全件”,而是成为系统能否充分释放SiC与GaN潜能的“性能瓶颈突破者”和“效率提升的关键变量”。

根据Omdia预测,2024–2030年全球隔离芯片市场将保持约8–10%的年复合增长率,其中得益于新能源车和工业应用的爆发,高压高频应用将从目前的20%上升至45% 以上。这意味着,隔离器件正从“配套件”转变为“高价值增长引擎”,并成为第三代半导体生态中新的竞争焦点。

在过去,隔离技术更多被视为电源系统的配套环节,用于信号传输、电压隔断与安全防护。但当系统电压迈向千伏级、开关频率提升至 MHz 级之后,原有的隔离层在效率、速率、可靠性上已无法满足市场对高功率密度的要求,成为整个系统安全与效率的关键瓶颈。

传统隔离技术——无论是光耦、磁耦还是容耦——在过去二十年支撑了绝大多数工业、汽车和消费电子应用。全球隔离芯片市场过去一直由 ADI、TI、Silicon Labs、Broadcom、Infineon 等国际巨头主导,前五大厂商合计份额超过50%。然而面对高压、高频的新形态系统,它们的性能极限开始暴露,无法有效解决下游客户在以下关键指标上的痛点:

  • 耐压仍停留在 5–7 kVrms,无法满足汽车与工业高压平台对安全冗余的苛刻要求;

  • 工作频率普遍低于1MHz,无法支撑 SiC/GaN 高速开关驱动和实时高精度控制信号传输;

  • 延时动辄数十纳秒至微秒,严重制约高频系统开关速度,直接损失系统效率;

  • 共模瞬态抗扰度 大多低于150 kV/μs,在瞬变环境中抗干扰能力不足,威胁系统可靠性。

现有的隔离技术对比

换言之,当功率器件加速进化时,隔离层却还停留在上一个时代,成为了市场追求极致性能时的“掣肘”。

打破隔离的天花板:

毫米波无线隔离的中国样本

在这一背景下,业界开始探索新的解决思路,其中最具突破性的方向之一,是基于毫米波无线信号传输的隔离技术。不同于传统依赖光学或磁性介质的传输方式,毫米波隔离通过射频链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介质”通信。这种结构让信号跨越厚度超过1毫米的绝缘层仍可保持高带宽、低延迟与高抗扰度,为高压系统提供了全新的设计自由度。

相较传统隔离器件,毫米波隔离在多个核心指标上实现质变:在耐压方面,通过厚度超过 1000μm 的绝缘层实现万伏级电压承受能力;在速率方面突破传统150Mbps上限,可达 6.25Gbps,无损传输为GaN高频驱动和高速电源架构打开新空间;在延时方面,通信延迟低至3ns以内、最优可达20ps,使SiC/GaN设备得以逼近理论开关极限;在抗扰度方面,CMTI稳定超过200kV/μs,大幅领先现有方案,确保系统在高速高压条件下仍保持信号完整与安全裕度。这一切让隔离不再是能效的瓶颈,而成为性能提升的加速器。

在这一前沿技术上,我们注意到,国内跑出了一匹令人瞩目的黑马——德氪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氪微”)。

成立于2021年的德氪微,从一开始就锁定毫米波无线隔离赛道,凭借团队在射频和功率半导体领域的深厚积累,迅速从概念验证推进到量产落地。公司吸引了君联资本、深创投、普华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以及OPPO、诺瓦星云等产业伙伴的青睐,2024年销售额已突破千万元大关。

据悉,德氪微的核心团队拥有20多年丰富的全流程经验,已在全球范围内布局毫米波隔离相关技术专利,目前取得授权的专利有117项,并在多条产品线布局:全集成隔离电源 SoC、隔离栅极驱动、数字隔离器、毫米波高速隔离接口。

目前,德氪微已率先发布全球首颗可实现 5Gbps 速率的 USB3.0 毫米波无线隔离芯片和以太网隔离芯片,成功将隔离技术推向了高速数据传输和实时控制的新时代。

德氪微的产品性能在多个维度实现了代际突破:

极致速率与低延时:能够在万伏级隔离条件下实现高达 6.25Gbps 的高速数据传输,通信延迟最低至ps级别,较传统方案降低 90%以上。这彻底消除了隔离环节在数据吞吐和响应速度上的瓶颈,尤其适用于 AI 服务器、工业视觉等对实时性要求极高的应用。

高压与高可靠性:耐压能力轻松达到5万伏级别;共模瞬态抗扰度 稳定超过 200kV/μs,大幅领先现有方案,确保了在高压、高干扰的复杂工业和车载环境中的信号完整性与安全裕度。

此外,得益于毫米波天线与芯片封装一体化的创新设计,德氪微的芯片实现了“高性能 + 高集成 + 高性价比”的技术闭环。

最直观的市场价值体现在功率密度提升上:以毫米波隔离芯片为抓手,结合升级电源控制芯片,搭配SiC和GaN,提高电源环路的整体开关频率至 1~2MHz。这使得变压器与电容电感等元件体积大幅减少,最终帮助下游客户将充电器与电源系统的体积缩小 30% 以上,同时显著提升功率密度和系统效率。这不仅优化了系统设计,也重新定义了功率电子在小型化和高能效方面的性价比曲线。

目前,德氪微的毫米波隔离产品已能够广泛覆盖快充、储能、汽车电子、工业控制与数据中心等关键领域:从手机与笔记本快充充电器,到光伏逆变器、车载 OBC、BMS 系统,再到高密度服务器电源与固态变压器。在这些场景中,德氪微可给市场提供比现有的光耦、磁耦、容耦隔离更高性价比的新一代隔离产品。目前,德氪微的毫米波隔离产品正处于客户导入阶段,初期瞄准快充和新能源模块等需求量庞大的应用。

综合来看,毫米波无线隔离并非“单点取代”,而更像是为高压高频时代补上隔离层的带宽与时延短板。以德氪微为代表的本土厂商,正在把这一新型隔离路径与中国市场的应用纵深相互校准:先在量大敏捷的消费/工业电源中证明“体积缩小、效率提升”的性价比,再逐步攀升至车规与数据中心的更高门槛。

面对全球年产值超过 400 亿元、国产化率不足 20% 的隔离市场,德氪微正凭借自主技术与系统级方案能力加速突围。随着客户验证与批量应用推进,未来有望实现超过 10% 的市场份额。这条路线有望成为第三代半导体生态里从“材料/器件突破”走向“系统级协同”的关键拼图。

从行业视角看,隔离技术的价值正在被重新评估。它可能不会像 SiC 或 GaN 那样成为市场的“主角”,但在系统级竞争中,它正承担起“决定成败的细节”角色。在一个讲求系统协同与整体效率的时代,补齐这些“看不见”的环节,往往才是产业真正成熟的标志。

德氪微的布局正是在这一趋势下的合理切入。作为全球首家实现毫米波隔离芯片量产化的企业,德氪微不仅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也在架构理念、封装工艺与系统验证层面实现多项原创突破。它以专利积累、系统理解与应用聚焦切入这一细分赛道,展现了国产厂商在高端模拟与功率系统领域不断提升的技术自信。未来,随着车规级验证和大规模客户导入的推进,这一方向或将成为国产隔离技术实现从“跟随”到“并行”,甚至“引领”的关键突破口。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4204期内容,欢迎关注。

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小号防走丢

求推荐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福州仓山区2幅商住地底价成交建总地产、榕发置

    :10月23日,福州四城区第七场土拍在16分钟内迅速收官。 其中,建新中路西侧宗地2025-43号面积1.28万平方米,容积率le;2.6,起始价4.62亿元,由62号竞买人福州...

    2025-10-24 00:54

  • 成人票188元!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即将开放观光

    文、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王丹阳曾育文 伶仃洋上,“海上鲲鹏”展翅!10月25日,深中通道西人工岛文旅试运营启动,12月正式开放。成人票价为188元,学生票为158元,小童票和...

    2025-10-23 21:30

  • 保利·海上印收官保利置业上海今年“火力全开”

    2025年,上海房地产市场在经历深度调整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分化格局。政策暖风频吹,但信心修复仍需时日。然而,市场从不缺乏亮点,总有一些项目能穿越周期,以持续的热销印证其价值。 ...

    2025-10-23 18:10

  • “中远费力克斯托”轮入境带来南太平洋国家进博

    21日,搭载第八届进博会海运展品的集装箱货轮“中远费力克斯托”轮靠泊上海外高桥口岸。 “中远费力克斯托”轮于当地时间9月20日自新西兰最大港口奥克兰港启航,运载了新西兰的乳制品、...

    2025-10-23 14:04

  • 台风“风神”与冷空气为广东带来“入秋体验卡”

    根据广东省气象部门监测,截至10月20日早晨,受台风“风神”和中等强度冷空气影响,广东多地已出现明显降温。预计22日或23日早晨,广东大部将出现本轮降温过程的最低气温,粤北局地低温...

    2025-10-22 19:01

  • 2025第三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圆满闭幕

    10月19日,2025第三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在福建福州圆满闭幕。本届海装展以绿动领航、智驭深蓝为主题,规模10万平方米,设置12个专业展区和4个专业化子展品牌,吸引了812家企业...

    2025-10-22 16:44

  • 定西漳县:苹果丰收采摘忙产业兴旺促增收

    10月中旬,正是苹果采摘收获的季节,连日来,在定西市漳县新寺镇的果园里,一幅繁忙而又充满喜悦的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新寺镇花椒红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百亩苹果园里,连片的苹果树郁郁葱...

    2025-10-22 14:44

  • 险企投资收益波动加大业绩分化利润水平提升

    随着保险行业深化负债端渠道、产品、成本等领域的转型,业务转型及渠道质态得到显著改善。尽管投资收益波动加大导致上市险企营收和净利润同比表现出现分化,但上半年上市险企利润水平显著提升。...

    2025-10-22 12:55

  • “十四五”时期我国年均粮食收购量在4亿吨以上

    今天10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lsquo;十四五rsquo;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局长刘焕鑫介绍十四五时期粮食流通改革发展成效...

    2025-10-22 10:57

  • 复牌“一字”涨停!亚太药业连亏六年后获溢价收

    时代财经获悉,10月13日晚间,亚太药业发布系列公告,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并计划向新控股股东定增募资不超过7亿元,全部用于新药研发。亚太药业股票也于今日起正式复牌,复牌首日即“一字...

    2025-10-22 08:41